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

道路经千里,风尘过十年。
遗阡寒草外,故墅夕阳边。
去买临江艇,归求负郭田。
遥知葬亲处,双鹤吊秋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是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作者对亲友的深情怀念。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诗中的主人公宋天章。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生于1335年,逝世于1379年,祖籍四川,其先世可能来自浙江。徐贲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推崇。
  2. 诗歌原文与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宋天章归乡葬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首句“道路经千里,风尘过十年”,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接下来“遗阡寒草外,故墅夕阳边”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反衬了归家的迫切心情。“去买临江艇,归求负郭田”,展现了诗人对于归家后生活的期盼。最后一句“遥知葬亲处,双鹤吊秋烟”,以景结情,使整个诗歌在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中收尾,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3.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宋天章是一位因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的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徐贲创作此诗时,正值明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4. 艺术风格:从艺术角度来看,《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歌,其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特别是“双鹤吊秋烟”一语,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艺。
  5.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对宋天章的归乡葬亲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故土的眷恋。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送宋天章归南康葬亲》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文学才华,更能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及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