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玉山前路,楼船泊渚沙。
蘋香风际草,杏色雨前花。
闲鸟兼湖净,游丝趁岸斜。
不因来此处,那得赏春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浮玉山前路,楼船泊渚沙。
蘋香风际草,杏色雨前花。
闲鸟兼湖净,游丝趁岸斜。
不因来此处,那得赏春华。
《游浮玉山》是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浮玉山的美丽景色,体现了徐贲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游浮玉山》的原文如下:
浮玉山前路,楼船泊渚沙。
蘋香风际草,杏色雨前花。
閒鸟兼湖净,游丝趁岸斜。
不因来此处,那得赏春华。
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浮玉山的自然风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诗中的“蘋香”和“杏色”不仅形容了自然景物的美,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此外,通过对闲鸟、游丝等小动物的描写,以及湖泊的平静,展示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最后一句“不因来此处,那得赏春华”,表达了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略到美景的真谛,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态度。
《游浮玉山》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意境,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