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林塔

孤峰元绝汉,层塔更凌空。
轮相超三界,铃音韵八风。
烟萝登已尽,云水望何穷。
自喜身强健,来居杳霭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东林塔》是元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关于此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祖籍四川,生于江苏长洲,是元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有《北郭集》,这部作品共收录了六卷,其中包含多首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登东林塔》:孤峰元绝汉,层塔更凌空。轮相超三界,铃音韵八风。烟萝登已尽,云水望何穷。
  • 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和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孤峰元绝汉”形容东林塔的孤傲与独特;”层塔更凌空”则强调了其巍峨壮观。”轮相超三界,铃音韵八风”描绘出一种超越世俗、触及宇宙奥秘的境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烟萝登尽意味着攀登的结束,而望向无边的云水,则暗示了人生的无限可能与探求。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登东林塔》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神秘的境地,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 意象丰富:诗中“孤峰”、“层塔”、“三界”、“八风”等意象丰富,构成了一幅宏伟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世界。
  • 语言凝练:尽管诗歌篇幅短小,但每个字都经过精心选择,使得整个诗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体现了诗人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

徐贲的《登东林塔》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出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也在思想和情感上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喜爱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研究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