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思上人

一瓶与一锡,游越复游吴。
到寺长逢旧,看山每过湖。
饭缘随处有,法意本来无。
南地多猿鸟,还惊梵语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思上人》是明代著名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名林虽尽废,南去只随缘。
    野饭晨留钵,城钟夜到船。
    虎驯应畏法,鸟唤不惊禅。
    他日期相见,高峰旧塔前。

  2. 诗歌背景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是明苏州府长洲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在元末明初的动荡岁月中隐居,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洪武初年,他因推荐参修《元史》,后被提拔至户部右侍郎等职。然而,由于他的直言进谏而得罪朝廷,最终被牵连入狱,在狱中自尽。其诗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

  3. 诗歌赏析

  • 内容主题:《送思上人》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喜爱。通过对友人南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艺术手法:该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特别是“野饭晨留钵”,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 情感表达:诗中的“虎驯应畏法,鸟唤不惊禅”两句,通过动物的驯服和鸟鸣来比喻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安宁的渴望。
  1. 诗歌影响
  • 文学价值:《送思上人》作为高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历史文化背景:诗中提及的“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和政治氛围的窗口。
  1. 现代意义
  • 人生哲学: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该诗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美学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观和平静生活的描写,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

《送思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美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历史背景的作品。它的阅读和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