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收榖虎赠葛太医

红杏子初熟,黄班性久驯。
卧看收榖器,行识问医人。
逐少非营利,藏多得赡贫。
近闻勾漏县,花似董林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收榖虎赠葛太医》是元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创作背景:《赋得收榖虎赠葛太医》的创作时间不详,但诗中表达了对葛洪这位医学家的怀念和对其贡献的赞赏。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医学家,他在医学和炼丹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回忆与葛洪的交流,或者是为了纪念他而作。

  2.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葛洪这位伟大医学家的缅怀。诗人通过描写红杏子初熟的情景,以及黄斑性久驯的动物(可能指收谷器),表达了对葛洪医术精湛、为人正直的赞誉。诗中的“逐少非营利,藏多得赡贫”两句,体现了葛洪救死扶伤、济世救人的精神。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勾漏县的花,暗示了葛洪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 艺术手法:徐贲在这首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例如,“卧看收谷器”和“行识问医人”等句子,不仅展现了葛洪的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医学和生活的深刻理解。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如“逐少非营利,藏多得赡贫”,既表达了对葛洪品德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财富的看法。

《赋得收榖虎赠葛太医》不仅是一首表现对葛洪医学成就的赞美之作,也是一首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风格,同时也能进一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