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谪仙像

鼙鼓声来已乱离,锦袍脱却恨归迟。
秋风江上长吟里,不唱清平古调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谪仙像》是一首出自于明朝诗人郑学醇的作品,它展现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郑学醇(1487年-1550年),字元善,号石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郑学醇在明代有着显著的文学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好评。
  1. 诗作原文
  • 我闻仙人张三丰,脩真时在紫霄峰。
    存虚御气凌太空,往来海上蓬莱宫。
    忆昔文皇乘六龙,缄书遣使访灵踪。
    崦嵫西距嵎峓东,徘徊天路烟濛濛。
    琼宫
  1. 诗歌解析
  • 主题:《题谪仙像》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张三丰及其修炼之地的景仰和怀念。通过描写仙人的形象,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对天地的掌控力。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如“往来海上蓬莱宫”和“存虚御气凌太空”,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 文化内涵:作为明代文人,郑学醇可能受到了当时道教文化的影响,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和追求。

《题谪仙像》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敬仰之情的古诗词,也是明代文人对道教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文学创作特点及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与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