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管勾

客情沙柳共依依,隔浦遥山向夕微。
送别偶当花落后,伤心元不为春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吕管勾》是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与高启、刘基等人齐名,被后世称为“十才子”之一。其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魅力。
  1. 原文赏析
  • 诗句“客情沙柳共依依,隔浦遥山向夕微。送别偶当花落后,伤心元不为春归。”描绘了一幅送别时的生动画面。首句中的“沙柳共依依”形容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而“隔浦遥山向夕微”则通过远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思和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 “送别偶当花落后,伤心元不为春归。”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感受,即便是在花朵凋落的季节,他的悲伤也不会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消散。这反映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1. 作品背景
  • 《送吕管勾》创作于元末明初之际。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面临着种种艰难困苦,徐贲的这首七言绝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传递出复杂的情感变化。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沙柳共依依”、“隔浦遥山向夕微”等,使得整首诗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
  1. 历史影响
  • 徐贲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现存作品不多,但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展现了个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吕管勾》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略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才华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