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大江落日秋浩浩,沙柳全消荇花老。
雁声先送客情飞,酒力仍将别情扫。
一程一水一烟波,前程方长后程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是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离情的诗意画卷。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徐贲(1335-1379),字幼文,号北郭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和诗人,同时也是“十才子”之一,以其诗歌和画作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1. 诗词原文及译文
  • 原文
    大江落日秋浩浩,沙柳全消荇花老。
    雁声先送客情飞,酒力仍将别情扫。
    一程一水一烟波,前程方长后程杳。

  • 译文注释: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江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句中“大江落日秋浩浩”描绘了江面上秋日的景象,而“沙柳全消荇花老”则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迁给景物带来的变化。“雁声先送客情飞”暗示着离别时雁群发出的叫声预示着人们即将分别。最后,“酒力仍将别情扫”则表达了尽管有酒意,但离别的悲伤仍旧难以驱散。

  1. 作品赏析
  •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在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特别是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1. 创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有关,徐贲可能因某种原因被迫远离家乡或面对政治上的变动,因此借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故土的眷恋。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徐贲深邃的艺术造诣,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