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溪别业和顾玉山韵

鸡犬秦人宅,迢迢隔战氛。
桃花浮钓艇,草阁散鸥群。
碧树重溪合,斜阳远笛闻。
吟诗云半席,遥想与谁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合溪别业和顾玉山韵》是元代诗人郭翼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合溪别业和顾玉山韵》的作者是郭翼,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他是元代昆山人,以豪杰自负,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他曾经献策张士诚,但未被采纳,后来归耕娄上,晚年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
  2. 诗歌原文:《合溪别业和顾玉山韵》全诗如下:
    鸡犬秦人宅,迢迢隔战氛。
    桃花浮钓艇,草阁散鸥群。
    碧树重溪合,斜阳远笛闻。
    吟诗云半席,遥想与谁分?
  • 首联:“鸡犬秦人宅,迢迢隔战氛。”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远离战乱、宁静的乡村景象。秦人指的是居住在秦地的人们,这里的“鸡犬”象征着普通的农家生活。“迢迢”意味着距离遥远,这里指远离战争的喧嚣。“隔战氛”则表达了一种超脱战争的氛围。
  • 颔联:“桃花浮钓艇,草阁散鸥群。”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美丽景色。桃花在水面上漂浮,仿佛是点缀在钓鱼艇上的装饰物;草阁散落在岸边,吸引了众多的海鸥聚集在这里。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静谧的自然景观与繁忙的渔事相映成趣。
  • 颈联:“碧树重溪合,斜阳远笛闻。” 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碧树”指的是绿色的树木,它们密集地生长在河岸边,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重溪”意味着河水回环曲折,增添了一份幽深的感觉。“斜阳远笛闻”则通过声音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夕阳西下的宁静时刻。
  • 尾联:“吟诗云半席,遥想与谁分?”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吟诗”意味着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云半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诗意盎然的场景,仿佛他的思绪飘荡在半空中。“遥想与谁分”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同伴分享美好时光的渴望。
  1. 文学鉴赏: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没有直接抒情议论,而是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来表达情感,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含蓄、耐人寻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自然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2. 历史背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同时也不忘抒发个人的情感。郭翼作为元代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3. 文化意义:《合溪别业和顾玉山韵》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元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魅力,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合溪别业和顾玉山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生活的一角,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于有兴趣了解元代文化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