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于彦成兼柬玉山

匡庐道士三尺强,手援北斗酌桂浆。
露气朝开玛瑙瓮,丹光夜落芙蓉床。
崆峒仙人广成子,鉴湖狂客贺知章。
主人种梅已成屋,忆尔看云眠草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于彦成兼柬玉山》是元代诗人郭翼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下面将对其诗句进行解读:

  1. 诗词原文
    匡庐道士三尺强,手援北斗酌桂浆。
    露气朝开玛瑙瓮,丹光夜落芙蓉床。
    广成子与贺知章,仙人狂士各一方。

  2. 诗词赏析

  • 描绘仙境:诗中的“匡庐道士三尺强”形象地描绘出了庐山道士高超的修行技艺,“手援北斗酌桂浆”则展现了道士在仙境中饮酒的自在与悠然。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理想世界。
  • 表达向往:通过对广成子和贺知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这两个人物分别代表了仙人和狂士的形象,前者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后者则代表着外在的自由与放纵。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 结尾意境:诗的最后两句“种梅成屋、看云眠草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反思。
  1. 艺术手法
  • 象征意义:诗中的“北斗”、“桂花”、“玉山”等元素都带有浓厚的象征意味。这些象征物不仅仅是景物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通过这些象征性的元素,诗歌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 虚实结合:诗歌在表现现实的仙境时,大量运用了虚写。如“露气”、“丹光”、“芙蓉床”、“玉山”等,这些虚无缥缈的描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 情感表达
  • 复杂情感: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丰富而复杂。一方面,诗人通过描绘仙境,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强烈向往;另一方面,诗人又通过描述现实中的矛盾和挣扎,展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理状态。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考价值。
  • 隐逸情怀: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仙境的描绘,更是对隐逸人生的赞美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1. 文化背景
  • 道教影响:《寄于彦成兼柬玉山》中蕴含的道教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例如,诗中的“北斗”和“桂花”等都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
  • 文人志趣: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郭翼在创作这首诗时,很可能受到了当时文人普遍追求的精神寄托——隐逸生活的影响。他的这种志趣和追求,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郭翼的《寄于彦成兼柬玉山》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困境的内心挣扎。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