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尊师

共谒昆仑华盖君,芙蓉旌旆雨纷纷。
烛龙衔火朝飞海,笙凤乘风夜入云。
偷得玉桃如赤日,懒将琼笈校玄文。
倘其归去容成洞,采拾金鹅幸见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尊师》是元代诗人郭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友谊。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元代的郭翼,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昆山人。他少时从卫培学习,工于诗歌,尤精于易学,曾献策张士诚,不被采纳后归耕娄上。晚年得训导官位,与时世不合,以偃蹇之姿终其身。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2. 诗歌原文:《送林尊师》全诗如下:“共谒昆崙华盖君,芙蓉旌旆雨纷纷。烛龙衔火朝飞海,笙凤乘风夜入云。偷得玉桃如赤日,懒将琼笈校玄文。倘其归去容成洞,采拾金鹅幸见分。” 这首诗以昆仑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友情。诗中的“烛龙衔火”和“笙凤乘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偷得玉桃”和“懒将琼笈”等句子,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淡泊、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3. 诗歌鉴赏:《送林尊师》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

《送林尊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丰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和对精神自由的无限向往。这首诗作为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