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福县过八十里山

下山如井上如梯,乱石嵯岈割马蹄。
正是行人行不得,鹧鸪更在隔林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永福县过八十里山》是一首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陈孚,元代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他自幼聪明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后调任翰林国史院编修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有卓越成就,还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诗歌原文:下山如井上如梯,乱石嵯岈割马蹄。正是行人行不得,鹧鸪更在隔林啼。
  3. 诗意分析:诗中的“下山如井上如梯”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陡峭和复杂,如同井底和井上的梯子,形容山路既陡又险,使人难以行走。而“乱石嵯岈割马蹄”则通过乱石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崎岖和危险。“正是行人行不得”表达了行者在此艰难环境中的困顿,难以继续前行。最后两句“鹧鸪更在隔林啼”,则是对环境氛围的一种渲染,鹧鸪的叫声似乎也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意。
  4.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创造,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心境。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通过这种对比和象征,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挑战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独特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自然景象,构建了一种既具象又抽象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置身事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自永福县过八十里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看法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