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旨乐山唐公八月十二日宴于其第以诗奉呈

圣代开皇极,恩波雨露沾。
笃生嵩岳佐,载叶渭川占。
社稷千龄会,衣冠五福兼。
朱弦新律吕,黄石旧韬钤。
德望三朝眷,仪刑四海瞻。
摛词追贾马,励学探羲炎。
宇宙归青照,风云奋紫髯。
议如唐陆贽,诗似晋陶潜。
践履刚而毅,精神智以恬。
一区杨子宅,万轴邺侯签。
山色秋凝璧,烟光昼卷帘。
金銮辞秉烛,玉铉待调盐。
大匠规模远,宗公号令严。
王臣躬蹇蹇,君子德谦谦。
此日鸣朝凤,清秋近夜蟾。
瑶簪环杖履,宝墨出湘缣。
北海宾长满,东山屐未厌。
车声阗绣户,花影舞朱檐。
乐幸追灵运,忧当后仲淹。
愿施经济具,天下待针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承旨乐山唐公八月十二日宴于其第以诗奉呈》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八月,当时杜甫因遭权臣排斥而困守夔州,但与李白等好友相聚,心情尚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唐玄宗曾诏天下文人入京献赋,杜甫因避乱入蜀,未赴长安,故称“承旨”。这首诗即是杜甫应诏之作,表达了作者的忧国情怀和对朝廷的忠诚。全诗如下:

承旨乐山唐公八月十二日宴于其第以诗奉呈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奔走。
会闻风雷动九天,所在松山皆合抱。
不知群盗欲如何,猜嫉成文理丝难。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皇顶下游。
我欲东巡按旧封,蓬莱文章建安骨。
终当却扫黄巾贼,不教汉旗光朔野。

首联描写了壮丽的山河景观,颔联描绘了豪迈的英雄气概。颈联抒发了担忧时局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料的结果,尾联则表达了平定叛乱、恢复国家安宁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充满了杜甫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