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辞先陇而行

晨陟马鬣封,血泪如雨滴。
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
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
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
家有三万卷,手自校朱墨。
亲传不肖孤,今亦字仅识。
名未成父志,何以慰窀穸。
墓下当自誓,素操坚铁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拜辞先陇而行》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

陈孚,字刚中,号勿斋,是元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拜辞先陇而行》,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和无法实现父亲遗志的遗憾。这首诗作不仅展示了陈孚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还反映了元朝时期社会的一些侧面。在探讨这首诗之前,了解其作者的背景、生平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是非常必要的。

陈孚的生平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为元代的文人,陈孚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诗歌,还包括其他多种文体,如《观光稿》、《交州稿》和《玉堂稿》等。这些作品显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专注,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从《拜辞先陇而行》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晨陟马鬣封,血泪如雨滴”表达了陈孚对父亲的深深缅怀;“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则揭示了家族的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展现了陈孚的英勇气概和不屈精神。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品质,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从艺术手法来看,陈孚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使诗歌情感丰富而深刻。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诗歌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抗争的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时代的氛围。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思考和反思。

《拜辞先陇而行》不仅是陈孚个人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学的面貌,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