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曲

碧宇星回夜漫漫,灵芜烟暖重薰荐。
冷翠香销青桂枝,冰荷盖光光绕帷。
花楼艳舞金萎蕤,吴羹蜀酒精琼糜。
酒阑半解龙绡衣,春朝曲渚闻鹍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贵公子夜阑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新体乐府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李贺,字长吉,号昌谷,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有才华的家庭,家族成员包括郑王李亮。据传,李贺天资聪颖,但一生坎坷,英年早逝。
  • 创作年代: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属于晚唐时期的文学成就之一。晚唐时期政治动荡、社会转型,文化氛围较为开放,促进了诗歌艺术的发展。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 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前两句通过“袅袅沉水烟”和“乌啼夜阑景”营造了夜晚的氛围和贵公子沉溺享乐的场景。后两句“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则更加具体地刻画了场景的细节,如芙蓉在池塘中摇曳生姿,而贵公子则显得冷傲孤清。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沉香”、“芙蓉”等,都是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元素,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 语言简练:尽管诗中意象丰富,李贺却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不失深意。

李贺的《贵公子夜阑曲》不仅展示了唐代文学的繁荣景象,还深刻反映了当时贵族生活的一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诗歌在反映时代变迁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