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早行

茅屋闻鸡起,羸骖并辔行。
涧深孤碓响,山暗数灯明。
细忆昔题处,空惭不弃名。
客愁偏切耳,斜月候虫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居庸关早行》是一首元代诗人贡奎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清晨居庸关的宁静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与思索。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贡奎(1245年—1316年),字仲章,号云林,元代文学家,宁国宣城人,生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其诗歌创作以抒发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见长。贡奎十岁时即能文,后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曾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他的创作涉及广泛,既有对山水自然的描绘,也有对政治社会的关注,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词原文
    茅屋闻鸡起,羸骖并辔行。
    涧深孤碓响,山暗数灯明。
    细忆昔题处,空惭不弃名。
    客愁偏切耳,斜月候虫鸣。

  2.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居庸关作为古代的重要军事要塞,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诗人通过对居庸关的早晨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景画,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
  • 情感细腻:诗中“空惭不弃名”反映了诗人对于曾经留下的足迹的遗憾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失落,更是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具体的景物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同时,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孤碓响”与“数灯明”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居庸关早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展望,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验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