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爱向桃源住,曲曲云林胜辋川。
秋水到门船似屋,青山当槛树如烟。
常时待月溪边立,最爱梳头竹里眠。
我有好怀清梦远,题诗还到草堂前。
律诗二首奉寄玉山徵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律诗二首奉寄玉山徵君》是元代诗人郯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玉山徵君的隐逸生活和他与来访客人之间的交往情景。
从诗的第一句“仙人爱向桃源住”中可以窥见,玉山徵君选择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桃源”,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理想境地,也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状态。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很多文人士大夫共同的理想追求。
第二句“曲曲云林胜辋川”则进一步展开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比“曲曲云林”和“辋川”,作者不仅赞美了玉山徵君居住环境的优美,而且暗示了其生活态度的超然和内心的平静。在辋川,诗人常常见到秋水潺潺、青山如烟的美景,而玉山徵君的生活似乎更接近于自然,他的居所仿佛成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第三句“秋水到门船似屋”和第四句“青山当槛树如烟”则具体描绘了玉山徵君居住环境的细节。这里的“秋水”和“青山”不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象征着玉山徵君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同时,这两句诗也展现了玉山徵君的生活哲学——简朴而充满诗意,他的生活方式仿佛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刻意为之。
诗的尾声“我有好怀清梦远,题诗还到草堂前”透露出玉山徵君的内心世界。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他乐于将自己的情感和梦想寄托于诗歌之中,这种创作方式也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律诗二首奉寄玉山徵君》不仅展示了玉山徵君的隐逸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文献。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