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起寒雾,苍林腾湿烟。
会心图已竟,假笔意难传。
一悟空中色,相忘定外禅。
裹茶来竹院,风雨落花前。
三月十日寄了即休
介绍
《三月十日寄了即休》是由元代诗人郭天锡创作。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郭天锡,号北山,丹徒人,累举不第,历鄱江书院山长,调吴江儒学教授,未赴。江浙行省辟充掾史,美须髯,人呼为郭髯。画学米南宫,师事高房山,得其笔法。尝往来锡山,与倪高士交最久。
诗歌原文:白水起寒雾,苍林腾湿烟。会心图已竟,假笔意难传。一悟空中色,相忘定外禅。裹茶来竹院,风雨落花前。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深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的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象。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色之中。同时,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联想空间。
诗歌的文化背景:《三月十日寄了即休》的创作背景与郭天锡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他的绘画技艺深受米芾的影响,而米芾又是宋代著名画家苏轼的好友,因此郭天锡的诗歌也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诗歌的意义:这首诗不仅是郭天锡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的体现。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的启示:通过对《三月十日寄了即休》的学习和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郭天锡的《三月十日寄了即休》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山水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风格和生活态度,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魅力。通过学习和研究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的精髓,从而获得对生活和艺术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