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曾不置黄金,野褐纶巾善陆沉。
七十康强疑有道,一毫荣辱不惊心。
草根露冷沾芒屦,柏子烟清暖布衾。
时启青囊看山水,行歌行入白云深。
赠周山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周山人》并非宋朝著名文学家陈深的代表作品,而是明朝诗人李贽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周山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追求自由精神的文人形象。下面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背景:李贽(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赘,号宏甫,又号卓吾,又别号温陵曙上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不应会试。历任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麻城。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死在狱中。
诗歌原文:
鬼事无形尚可疑,
人伦有验从皆知。
武夷山路几百里,
归去西风落叶时。诗歌赏析:《送周山人》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周山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其中“鬼事无形尚可疑,人伦有验从皆知”两句,通过对鬼怪传说与人间道德的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而“武夷山路几百里,归去西风落叶时”则描绘了友人归隐山林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其未来道路的祝福。
《赠周山人》是明朝诗人李贽的作品,而非宋代文学家陈深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