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晚眺分韵得高字

残阳古城曲,岌岌荒台高。
不知何年创,尚尔结构牢。
青山拥危楯,白水环空壕。
美哉此山溪,惨澹悲雄豪。
当时一战霸,意气何矜骄。
蛾眉坐倾国,忠魄随怒潮。
空馀故宫苑,寒雀飞野蒿。
佳辰晤良友,清眺舒烦劳。
夕风振丛薄,鸿雁中天号。
永怀五湖客,一舸凌云涛。
浩歌沧浪词,愿言从游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台晚眺分韵得高字》赏析

陈深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姑苏台晚眺分韵得高字》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宋代古城的晚景。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诗中描绘了姑苏台的壮丽景象,“残阳古城曲,岌岌荒台高”开篇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历史沧桑感。诗人用“不知何年创,尚尔结构牢”表达了对这座古建筑岁月沉淀后的赞美。紧接着,“青山拥危楯,白水环空壕”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静谧与壮阔。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的美好。

诗中的“美哉此山溪,惨澹悲雄豪”更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诗人通过对山溪之美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过往战争的感慨与思考。

陈深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场景,更是在通过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表达出对和平与发展的期望。他的这种态度和思想,无疑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姑苏台晚眺分韵得高字》不仅是陈深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