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秋

阳台春梦逐浮云,灯影西风独闭门。
一点清心霜六月,半帘红叶雨黄昏。
守符终古渐台水,坠血经今金谷园。
何事文君无雅操,琴声一动便思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烈女秋》是宋朝诗人陈普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坚贞不屈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她内心的高洁情操和对自身命运的坚守。下面将详细阐述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烈女秋》的作者是宋朝著名诗人陈普。陈普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著称,被后世尊称为“诗派”。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2. 诗词原文与翻译:《烈女秋》的原文如下:“一盏残灯对影居,凤飞西去彩鸾孤。毁身令女生全节,沉水齐姜死守符。月色半帘间翡翠,蛩声孤枕冷珊瑚。柏舟歌罢尘埋镜,淅沥秋声在竹梧。”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坚贞不屈的女性形象,她面对生活的困境和诱惑,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和信念。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如凤凰和彩鸾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追求,而沉水齐姜则暗示着坚定的决心和牺牲。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美丽和节操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3. 诗词赏析:《烈女秋》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一种颂扬。诗中的“何事文君无雅操”,不仅指代了那位女性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推崇。诗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艺术才华,还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道德的力量。

  4. 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陈普作为宋代的一位杰出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烈女秋》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烈女秋》不仅是陈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丰富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一个女性坚韧不拔、高洁独立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是对女性美的赞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阅读《烈女秋》不仅能领略到宋诗的风采,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