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诗为夏生作

幽人遁世入林间,林外高风况可攀。
仲御偶然游洛水,黄公岂必在商山。
春深溪雨流花出,日暮松云载鹤还。
拓落尘中嗟我老,归欤无地可投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外诗为夏生作》是元代诗人陈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其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
  • 陈旅,字众仲,元兴化莆田人,幼孤,笃志于学,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时,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后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
  1. 诗歌原文
    幽人遁世入林间,
    林外高风况可攀。
    仲御偶然游洛水,
    黄公岂必在商山。
    春深溪雨流花出,
    日暮松云载鹤还。
    拓落尘中嗟我老,
    归欤无地可投閒。

  2. 诗句赏析

  • 首联“幽人遁世入林间,林外高风况可攀”,通过描绘幽人的隐居生活和对林外高风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 颔联“仲御偶然游洛水,黄公岂必在商山”,则通过仲御和黄公两位历史人物的行为,暗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名利看淡的认识。
  • 颈联“春深溪雨流花出,日暮松云载鹤还”,通过春天溪边的花雨和傍晚松云间的鹤影,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轮回。
  • 尾联“拓落尘中嗟我老,归欤无地可投閒”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林外诗为夏生作》的简要介绍和赏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优美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