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守容斋

汉世循良谁与俦,孟舒素业传吾侯。
云阳久矣无善治,高者惨刻卑贪偷。
诗书大体厌迂阔,几阁细故穷咨诹。
差科无常板籍废,纪纲攸斁衣冠羞。
更张治可用重法,如病沉痼今公瘳。
七年府推芋魁饭,昔似皋陶今郑产。
吏畏蒲鞭祝颂稀,民思襦裤吁来晚。
薄俗方知德化尊,老成依旧典刑存。
山中幸有宽闲野,归种甘棠蔽子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孟守容斋》是元代诗人陈泰创作的文学作品,该诗不仅展现了陈泰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泰,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他在仁宗延祐初年的乡试中一举成名,其以《天马赋》得到举荐,后来在龙泉任主簿。陈泰一生以吟咏自娱,其诗作以清新脱俗、语言雅致著称。《赠孟守容斋》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体现了他对孟守治理下云阳地区善政的赞扬以及对其人品的肯定。
  2. 诗歌内容:《赠孟守容斋》这首诗歌首先称赞了孟守如同汉代循良之臣的高尚品德和治政才能。诗中提到,在云阳地区长期缺乏良好的治理,前任官员或苛刻或贪婪,而孟守的到来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他的治理手段使得差科制度得以稳定,纪纲得以维护,社会风气也为之改观,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3. 艺术特色:陈泰在《赠孟守容斋》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例如,他将“孟舒”比作汉代循良之臣孟舒,以此表达对孟守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描绘云阳地区的腐败现状以及孟守到来后所发生的变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和追求。此外,陈泰在这首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汉世循良谁与俦”、“云阳久矣无善治”、“更张治可用重法”等,这些意象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 文学鉴赏:在《赠孟守容斋》中,陈泰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深度和广度。比如,他用“汉世循良谁与俦”来赞美孟守的高尚品质,这种直接的比喻既简洁又有力。另外,通过描绘云阳地区的腐败现象以及孟守到来后所带来的变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和追求。最后,陈泰在诗歌末尾用“山中幸有宽闲野”来收束全篇,这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5. 文化影响:陈泰的《赠孟守容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

《赠孟守容斋》不仅展现了陈泰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