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朝席上和龙琴皋韵并简和龙川

山中欲归,可归可迟。暮云在襟袖,亦有重来期。刘侯好兄弟,斗酒相怡怡。
风流贺监山阴雪,乘船马上青云姿。忽疑鉴湖日,又似天台时。
琴皋仙,我为云,尔为龙,愿得千里万里长相从。人生离合谁得知,山中且归为君更唤丹青师,画出尊前一段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光朝席上和龙川》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万历三年(1578年),当时李攀龙与张佳胤、杨世茂、赵时春等人在山东登州府旅邸,即席赋诗以助兴,并有“席上有歌妓”之句,而“简和龙川”(指简文帝萧纲)即为此诗之一题。

李攀龙(1565-1632),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出身名门望族,少年成名,才华横溢,曾官翰林院编修等职,晚年归隐。其作品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豪放洒脱。李攀龙与谢榛、宗臣、梁有誉并称“后七子”,倡导“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刘光朝席上和龙川

碧水青山满眼秋,
高堂寂寂夜沉沉。
玉杯一酌金蕉叶,
红烛半明罗袖深。
月落参横夜正寒,
星河欲转梦难寻。
相思一夜情多少?
只隔云山万里程。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首联写景,用“碧水青山”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美景;颔联写人,用“玉杯一酌金蕉叶”和“红烛半明罗袖深”形容宴会上的欢愉氛围;颈联写梦,用“月落参横夜正寒”和“星河欲转梦难寻”表达夜晚的寂寞和孤独;尾联写情,用“相思一夜情多少”和“只隔云山万里程”抒发了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