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将军愁失道,阏氏半夜双蛾老。
祁连千丈酸风高,日日毡车翻海涛。
谁怜中郎齿如戟,谁怜昭君发如漆。
阴山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阴山雪》并非耶律楚材的作品,而是陈泰所作。该诗是一首元代的汉家将军之怨之作,通过描绘阴山雪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开发西北部边疆广大人民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简介:陈泰(?—1349年),元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大义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陈泰的诗歌以雄浑豪放著称,善于用宏大的画面和激昂的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原文:《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一: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看君宜著王乔履,真赐还疑出尚方。其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诗歌鉴赏:陈泰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阴山雪山的雄伟景象以及边疆人民的坚韧不拔。诗中不仅描述了阴山雪的美丽,更通过“谁怜中郎齿如戟,谁怜昭君发如漆”等句子,表达了对那些在恶劣环境中仍坚守岗位的人们深深的敬意和惋惜。《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中的其他部分,如“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则生动地勾勒出了阴山水楼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美。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不仅是陈泰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和独特的艺术见解。对于喜爱古代诗歌和中国文化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