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沈汝舟故居次范宏远韵

不见幽人左太冲,鹤归辽海蕙帷空。
败垣踯躅春酣日,老树鸺鹠夜啸风。
怪事书空千载一,长干作客几人同。
可怜满眼凄凉泪,都付诗篇感慨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沈汝舟故居次范宏远韵》是明代陶宗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而且为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元明诗歌风格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陶宗仪生平:陶宗仪(1300年—1357年),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元末明初学者、文学家和政治家。
  1. 作品解析
  • 诗歌形式与内容:《过沈汝舟故居次范宏远韵》是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陶宗仪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能力。全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哲思。
  • 语言特色:陶宗仪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诗句如“不见幽人左太冲,鹤归辽海蕙帷空”等,都体现了其深厚的文言功底。
  1. 艺术分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鹤归辽海”暗喻英雄或贤才的流散,“老树鸺鹠夜啸风”则象征着岁月无情和世事沧桑。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历史感。
  • 情感表达:陶宗仪在诗中抒发了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过沈汝舟故居次范宏远韵》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陶宗仪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