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元日次韵

帝车揭柄夜司寅,凤历颁年气象新。
元日舒长开正始,东风扇暖逗阳春。
剡桃作版神如在,列炬为城迹已陈。
笑把屠苏随后饮,南村我是老天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子元日次韵》是明代诗人陶宗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与时代: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生于元朝灭亡后,活跃在明朝中叶,他的一生历经变迁,从元至明的历史变革中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
  • 作品风格:陶宗仪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1. 诗歌原文
  • 帝车揭柄夜司寅:描述了皇帝的马车在深夜被揭开,象征着权威与权力的开始。
  • 凤历颁年气象新:指新年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气象和变化。
  • 元日舒长开正始:强调新年的起始和春天的到来。
  • 东风扇煖逗阳春:东风吹暖,带来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
  • 剡桃作版神如在:用桃花作为象征,表达神的存在。
  • 列炬为城迹已陈:用火炬比喻城墙,表示过去的遗迹已经消失。
  • 笑把屠苏随后饮:以笑谈的方式结束整首诗,表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1. 主题思想
  • 历史的见证者:陶宗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在见证时代的变迁。
  • 生命的感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陶宗仪传达出对生命、时间和变化的深刻感悟。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陶宗仪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
  • 用典丰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诗词名句,展现了高超的文学造诣。
  • 意象独特:诗人运用独特的意象,如桃花、火炬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1. 文化影响
  • 历史价值的传承:陶宗仪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 教育意义:通过对陶宗仪诗歌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明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丙子元日次韵》不仅展现了作者陶宗仪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明朝末年的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这首诗不仅是陶宗仪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研究当时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