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赵廷采俨

馀姚江上故王孙,黄鹤山中讲世昏。
冰玉声华过卫乐,丹青事业在乾坤。
半途忍弃妻儿面,一念应怀父母恩。
泚笔为修潜德传,无多老泪只销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赵廷采俨》是元代诗人陶宗仪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余姚江上故王孙,黄鹤山中讲世昏。冰玉声华过卫乐,丹青事业在乾坤。
    半途忍弃妻儿面,一念应怀父母恩。泚笔为修潜德传,无多老泪只销魂。

  2. 诗歌赏析

  • 情感深沉:陶宗仪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赵廷采俨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情感深厚而细腻,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
  • 艺术成就:这首诗歌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半途忍弃妻儿面,一念应怀父母恩。”这两句,既展现了赵廷采俨的人生选择和内心世界,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 历史背景:陶宗仪生活在元代,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环境艰苦。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赵廷采俨的悼念,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1. 诗歌意义
  •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通过对赵廷采俨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其人物性格和生活状态,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 历史价值:作为元代诗人的作品,《哭赵廷采俨》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元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元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主题内容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哭赵廷采俨》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逝去亲人深深哀思的诗作,也是元代社会和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和历史,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