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来青鸾尾,挂向珊瑚钩。
明月照清影,一握湘江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剪来青鸾尾,挂向珊瑚钩。
明月照清影,一握湘江秋。
《题纨扇折枝竹》是一首出自明代的五言绝句,由陶宗仪创作。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中“剪来青鸾尾,挂向珊瑚钩”一句,以“青鸾尾”比喻纨扇的优雅线条,形象地描绘了扇子的美丽形态。这种比喻不仅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扇子的外观美,也体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同时,“挂向珊瑚钩”则暗示了扇子被精心悬挂在珍贵的物品上,如珊瑚钩等,进一步强调了其珍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明月照清影,一握湘江秋”一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明月照清影”既描绘了月光下扇子投影的美丽景象,又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一握湘江秋”则通过描绘湘江之秋的萧瑟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陶宗仪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可能还融入了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例如,他可能在感叹岁月无情、世事变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使得这首作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作品。
《题纨扇折枝竹》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哲思的艺术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