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过南屏

漏尽铜虬夜未阑,曙星炯炯碧云端。
马头笼烛冲寒去,直过南山第二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晓过南屏》是明代陶宗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解读:

  1. 作品原文:漏尽铜虬夜未阑,曙星炯炯碧云端。马头笼烛冲寒去,直过南山第二关。
  • 漏尽铜虬夜未阑:描述了夜晚即将结束,但漏壶(一种古代计时器)的滴漏声还未停歇,给人一种时间紧迫的感觉;”铜虬”指的是装饰有龙纹的铜制器皿,这里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 曙星炯炯碧云端:描绘了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在蓝天白云间闪烁,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马头笼烛冲寒去:形象地描绘了一匹马拖着灯笼冒着寒风前行的情景,暗示着诗人早起赶路的艰辛。
  • 直过南山第二关: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同通过重重关卡一般,不畏艰难。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意境和情感来看,应该是陶宗仪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可能经历了一些生活上的变迁或思想上的波动,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2.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清晓过南屏》在艺术上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如“漏尽铜虬夜未阑”、“曙星炯炯碧云端”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通过这些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历史价值:作为明初的文学作品,《清晓过南屏》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可以为研究明初诗歌风格提供参考。

陶宗仪的《清晓过南屏》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更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值得品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