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周致尧

百年身世浑如寄,何处他乡是故乡。
柳态正须春弄色,梅花自与雪生香。
扬雄寂寞玄犹白,贺监风流醉亦狂。
倘许胜缘同晚岁,梨林风致即柴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春寄周致尧》是元代陈雷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时光和自然的哲思。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雷,字仲容,号桧亭,天台人。他早年有诗名,在元代文学界享有声誉。陈雷与杨载、范梈等一同被荐,拟授馆阁之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未能如愿以偿。
  1. 作品原文
  • 百年身世浑如寄,何处他乡是故乡。
  • 柳态正须春弄色,梅花自与雪生香。
  • 扬雄寂寞玄犹白,贺监风流醉亦狂。
  • 倘许胜缘同晚岁,梨林风致即柴桑。
  1. 诗歌赏析
  • 诗中的“百年身世浑如寄,何处他乡是故乡”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漂泊无定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归根现实的渴望。
  • “柳态正须春弄色,梅花自与雪生香”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新芽和梅花的芬芳,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自然界的美好。
  • “扬雄寂寞玄犹白,贺监风流醉亦狂”借用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如扬雄和贺监,来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 “倘许胜缘同晚岁,梨林风致即柴桑”则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能够在梨林之地(可能指某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享受宁静的生活,与好友共度岁月。
  1. 文化背景与影响
  • 《早春寄周致尧》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它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诗歌在此时期具有特殊的地位,许多诗人都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
  • 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成为研究元代文学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1. 艺术手法
  • 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例如,“柳态”和“梅花”作为春天的代表,象征生命力和美好;“扬雄”和“贺监”则是文人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才华的崇尚。
  •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技巧,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早春寄周致尧》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元代文学瑰宝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