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城镇西土,世禄食南方。
纨裤洗馀习,簪缨袭旧芳。
高风仰乔木,遗爱指甘棠。
他日循良传,应留姓字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专城镇西土,世禄食南方。
纨裤洗馀习,簪缨袭旧芳。
高风仰乔木,遗爱指甘棠。
他日循良传,应留姓字香。
《送班同知》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写于洪武十八年(1385),作者时年24岁,时任太常博士。
文章开篇即点明送别的原因:由于朝廷调任,不得不与友人作别。接着,作者便以“青山有恨”的笔法,借青山之怨情抒发自己的感慨。他写道:“我今欲去君何之?西风吹雁群南飞。青天无云露成霜,江水不流山自回。”在作者看来,青山之所以会有所遗憾,是因为它对友人离去感到不舍,这正如自己因即将离乡而去而深感惆怅一样。接下来,作者以“我”和“青山”相互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愁之情。
作者用“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象,将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他认为,虽然自己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之间的友情已经如同白云一般地长久了。然而,当离别之时到来之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离去,而自己却无法与之共同分享这难得的时光。这种无法言说的无奈与悲伤,使得“送君千里”成为了一种更加难以割舍的痛楚。
《送班同知》作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更在情感上触动了读者的心弦。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也让我们更加珍视那些与我们共同走过人生道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