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被酒止公亭,耳热呼乌坐尽惊。
瓮下自惭非毕子,吐中不觉卧王生。
相宽吏舍情何厚,误污车茵罪亦轻。
戏马倘容宾落帽,更拚投辖饮天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夜行被酒止公亭,耳热呼乌坐尽惊。
瓮下自惭非毕子,吐中不觉卧王生。
相宽吏舍情何厚,误污车茵罪亦轻。
戏马倘容宾落帽,更拚投辖饮天明。
《七月二十九日夜大醉宿陆宣慰廨旦日以一诗谢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于唐代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六月,当时安史之乱已开始爆发,杜甫在投奔肃宗途中经过阆州(今四川阆中县),因酒后乘船至陆游府衙投宿,次日写了此诗给陆游,以诗相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原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草亭,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晴飞雪。
喧呼乱叫归宁家,南邻供客夫婿车。
我醉欲眠卿且去,李白今何处?
山中相送罢回期,日暮松声起数驿。
归云一去无踪迹,来往崎岖人万里。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战乱中的困苦生活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