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和鲜于伯机韵

会稽俯伏遣行人,吴国池台日日新。
幕下盟归金甲散,宫中舞罢翠眉颦。
悠悠今古三江水,寂寂英雄一窖尘。
笑问鸱夷身退后,渔商何苦劝齐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怀古和鲜于伯机韵》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陆文圭,号墙东先生,为东南学者之宗师。他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等学问,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陆文圭的诗歌创作融会贯通了经典与历史,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1. 诗歌原文
  • 会稽俯伏遣行人,吴国池台日日新。
  • 幕下盟归金甲散,宫中舞罢翠眉颦。
  • 悠悠今古三江水,寂寂英雄一窖尘。
  • 笑问鸱夷身退后,渔商何苦劝齐民。
  1. 诗歌赏析
  • 陆文圭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描绘了苏州的历史变迁。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 诗中的“姑苏台”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象征,更是历史文化的标志,陆文圭通过这一地点抒发了对往昔盛世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陆文圭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 在艺术表现上,陆文圭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1. 文化背景
  • 陆文圭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况。
  • 《姑苏怀古和鲜于伯机韵》的创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时代变迁的写照。通过对苏州的描述,陆文圭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姑苏怀古和鲜于伯机韵》不仅展现了陆文圭深邃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宋代末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这首诗不仅是对苏州这座城市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对于喜爱中国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阅读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