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新春

鞭春已罢烧灯近,十日西风未转东。
料得化工无别意,只因不放小桃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巳新春》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己巳新春》作于宋代,具体年份不详,但根据陆文圭的生平和当时的文化环境推测,这首词可能是在春节或其他类似的节日里所写,以抒发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内心的感受。
  2. 诗歌原文
    年年春色先摧柳,万紫千红次第开。
    零落墙阴人不问,只怜残雪一株梅。
  3. 主题分析:此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体验。”年年春色先摧柳,万紫千红次第开”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景象的生动活泼,柳树最早展示活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只怜残雪一株梅”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被忽略、独自绽放的惋惜之情,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
  4. 艺术特色:陆文圭善于利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其诗中常融入对季节变换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颂扬。此诗在描绘四季更替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细微处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他的艺术造诣。
  5. 情感表达:诗中的“残雪一株梅”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对孤独与坚持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和心境,即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对美好而坚韧的生命形态给予赞美。

陆文圭的《己巳新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