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俞氏草堂

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桥西路。
碧鸡坊外少人行,晓带春星自来去。
荒基藓合无寻处,峡川万古流诗句。
紫芝之孙居澄江,琼茅结宇青竹窗。
南墙夜深塔铃语,古寺白鹤飞来双。
索我新吟写君趣,开卷悠然起幽思。
我尝十年卜山居,经营未有瀼西地。
风流纵似老参谋,资给应无贤录事。
愿君分借半间云,胜日当携茶具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俞氏草堂》,是陆文圭在宋元之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寄题俞氏草堂》的创作时间约在宋末元初,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分裂,文化亦受到极大影响。
  • 个人经历:陆文奎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变的时代,经历了宋亡之后的生活变迁和个人隐居的生活,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其创作。
  1. 作品原文
  • 浣花老人溪上住:“浣花老人”可能指的是一个隐逸于世的人,他选择在溪边居住,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野梅官柳桥西路:“野梅”与“官柳”形成对比,展示了一种既自由又受约束的生活状态。桥西路则暗示了诗人行走或漫步的路径。
  • 峡川万古流诗句:“峡川”可能是指峡谷中的河流,而“万古流诗句”表达了对永恒和不变之美的追求和赞叹。
  • 紫芝之孙居澄江:这里的紫芝可能是某种传说中的仙草,而“之孙居澄江”则可能寓意着智慧或学问的传承。
  • 索我新吟写君趣:诗人邀请他人以新作来表达与自己相同的兴趣或情感,这是一种文学上的互动与交流。
  • 开卷悠然起幽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景,体现了作者高远的艺术境界。
  • 语言精炼:尽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但整体而言,语言依然保持了一定的精炼和节制,这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 情感真挚: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人生的感慨,都显得格外真切。

《寄题俞氏草堂》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哲学思考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以及陆文奎作为文学家的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