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

故籯无黄金,子弟政欲佳。
芬芳闻数里,譬若兰当阶。
念昔登高门,始见玉在怀。
顾余齿发尽,叹子头角乖。
妙龄探学海,浩博无津涯。
翁季遥相望,灯雪分一斋。
翳翳山阳木,春风几时回。
袅袅北堂萱,日暮意悠哉。
游方非远道,心动数归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父子二人的志趣和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故籯无黄金,子弟政欲佳。芬芳闻数里,譬若兰当阶。念昔登高门,始见玉在怀。顾余齿发尽,叹子头角乖。妙齿探学海,浩博无津涯。翁季遥相望,灯雪分一斋。翳翳山阳禾,春风岁时回。嫋嫋北堂萱,日暮意悠哉。

  2. 作者简介:陆文圭,字子方,号默斋,宋末元初诗人、文学家,浙江人,生于公元1232年,卒于公元1313年。陆文圭是宋亡后遗民中著名的文学家,与杨维桢、张宪共同被称为“浙东三高士”。他的诗作多反映南宋遗民的忧国之情,语言质朴而深沉。

  3. 作品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曹德玉及其子达卿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首联以“故籯无黄金,子弟政欲佳”起兴,描绘了父子二人虽无金银财宝,但才情出众,品德高尚。颔联通过“芬芳闻数里,譬若兰当阶”形象地描绘出父子二人的美好品质和崇高地位,使得他们的名声远播。颈联“念昔登高门,始见玉在怀”则回忆了他们曾经辉煌的过去,而现在却已老去,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儿子未来的美好祝愿。尾联“翁季遥相望,灯雪分一斋”则表达了作者对两人的敬仰和不舍,同时也透露了岁月流转带来的无奈和哀愁。

《赠曹德玉子达卿父子同赴锡山馆》不仅是一首描写父子情深的诗篇,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风骨的一种赞颂和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陆文圭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