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公子去,定致身鹓序,接武龙墀。
沁园春 · 送杨伯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送杨伯可》是元代诗人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陆文圭(1252-1336),字子方,号墙东先生,江阴(今属江苏)人,南宋末年元初的名儒和文学家。他博通经史百家,精通医道,是宋代成淳六年以《春秋》中乡选入仕的文人。宋亡后,隐居不出,留下了丰富的诗文集《墙东类稿》,共二十卷。陆文圭在元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并不活跃,但在文化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作品原文: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
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
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
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词作赏析:
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如“雨足江皋”与“月满中秋”,营造出一种秋夜的宁静与深远。
词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扁舟”、“新诗”等,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作者对离别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高远,体现了陆文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沁园春·送杨伯可》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也是研究元代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陆文圭的思想情感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