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山诗

玉楼云淡晓光浮,中有飞仙驾鹤游。
下界此时方熟睡,谁寻紫气问青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华山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这首诗描绘了玉华山的壮丽美景。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崧(1311年—1376年),字子高,号孟津,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和画家,与杨维桢、王世贞并称为“元明三大家”。其作品多表现山水之景,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 诗歌原文:《玉华山诗》的文本展示了刘崧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玉华山的风姿。首句“玉楼云淡晓光浮”,便已将读者带入一个云雾缭绕、晨曦初照的画面中。诗句中的“飞仙”“紫气”等意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感觉,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仙境般的美感。
  3. 诗歌鉴赏:在《玉华山诗》中,刘崧巧妙地运用了自然元素来构建画面。山峰、云雾、草木、风声等元素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不仅描述了这些自然景观的外在美,更深入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4. 创作影响:刘崧的《玉华山诗》不仅是其个人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同时,这首诗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自然之美的新视角,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刘崧的《玉华山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在文化和思想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