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仁甫之西台幕

西南万里地,诏属大行台。
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
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须才。
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董仁甫之西台幕》是元代诗人马祖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诗中“西南万里地”等语句推测,其创作应与元朝时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相联系。
  • 作者生平:马祖常,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 诗词原文
  • 原文:西南万里地,诏属大行台。秦树浮天去,巴江带雪来。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需才。台幕风流美,书签想尽开。
  •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疆的景象。诗中的“西南万里地”,表达了地理位置的广阔和遥远;“诏属大行台”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可能是皇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大行台。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以及对边疆风情的赞美。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秦树”、“巴江”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还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但不失文采。诗句如“山河无用险,邦国正须才”,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才能的看法。

《送董仁甫之西台幕》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