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南有道者居名松鹤堂暇日同东平王继学为避暑之游因作松鹤联句

偃云耸层霄,惊露落古雪。
虬枝喜垂涧,鹭羽陋鸣垤。
蟠石千岁苓,顶朱百龄血。
胎禽哺春巢,乳脂凝冱节。
舞盖竽籁喧,啄粒苔藓啮。
玄玉熏麝煤,碧胫隘鸡桀。
陟岳秦爵崇,授甲卫轩劣。
沐发豹雾深,引吭凤竹裂。
风驭八极小,河舟三翼拙。
鲁缟曳缡褷,夏社挺巀嶭。
任重明堂材,言归华表别。
拳缩包胥立,坚刚伯夷烈。
延世饵方液,顾步炫高洁。
作室擅兹美,观物入独阅。
誓将束囊书,从尔解佩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联句,由东平王继和都城南的道者松鹤堂共同创作,以表达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
  • 东平王继: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王建,他曾任东平郡王,故有“东平王”之称。他在诗中与松鹤堂的道者共同避暑游玩,并创作了这首作品。
  • 松鹤堂:可能是一个位于南郊的道观或书院,因其主人而得名“松鹤堂”。在古代文化中,松树和鹤都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1. 诗歌内容
  •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两位文人学士(东平王继和松鹤堂道者)一同出游的情景。他们选择了一个清凉的地方,如诗句中所述,“暇日同东平王继学为避暑之游”。
  • 为了进一步放松心情,他们选择了“松鹤堂”这个地点进行避暑,这里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更加愉悦地享受着夏季的美好。
  • 在这样的场合下,两人进行了诗歌创作,即“因作松鹤联句”。这种活动在中国文学中非常常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主题
  •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赞美自然之美、和谐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松树和鹤这两种象征长寿和吉祥的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避暑场景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作为联句,此诗采用了对称的结构,每两句一韵,形式严谨。
  • 通过对比松树(常青)和鹤(长寿)的自然属性,诗人表达了对生命长久和美好人生的祝愿。
  • 语言优美,富含诗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哲学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