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顺则登五峰仙坛

苍山遥拱郁蓝天,鸡犬云间尽得仙。
雨散天瓢弥八极,碑磨嵓石照千年。
渔舟隔浦摇春浪,茅屋倚山炊午烟。
见说邻僧知敬客,长廊昼静共参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郭顺则登五峰仙坛”是元代诗人郭钰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苍山遥拱郁蓝天,鸡犬云间尽得仙。雨散天瓢弥八极,碑磨嵓石照千年。渔舟隔浦摇春浪,茅屋倚山炊午烟。见说邻僧知敬客,长廊昼静共参禅。

  2. 诗歌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风景图。诗中的“苍山”和“碧空”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眺的视觉画面,而“鸡犬云间尽得仙”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境界。“天瓢”可能指的是天空的云朵,暗示着雨水的降临,而“碑磨嵓石照千年”则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诗中还提到了渔船和山间小屋,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生活气息。最后,“见说邻僧知敬客”,可能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长廊上僧人正在参禅打坐,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宗教和冥想的气息。

  3. 诗歌鉴赏:在艺术风格上,这首诗采用了朴素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美学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即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心灵的净土。

郭钰的“和郭顺则登五峰仙坛”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风光诗,也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散文诗。通过对其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元代诗人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