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紫翠郁嵯峨,爱此楼居每独过。
窗户晴通云气湿,竹松暝挟雨声多。
时危耆旧疏来往,地僻渔樵共啸歌。
对酒暂开怀抱好,莫思戎马近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四山紫翠郁嵯峨,爱此楼居每独过。
窗户晴通云气湿,竹松暝挟雨声多。
时危耆旧疏来往,地僻渔樵共啸歌。
对酒暂开怀抱好,莫思戎马近如何。
《楼居晚对》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文木,又号东篱居士,安徽全椒人,清朝中期小说家、戏曲理论家、诗人、散文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但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好学,曾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曾任县令等职。
《楼居晚对》主要描绘了吴敬梓在任知县期间,与当地百姓共同生活的点滴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同时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善良。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