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杖屦每相违,况复经年去不归。
移席花间春雨至,倚楼江上暮云飞。
乡书到手兼悲喜,世事关心有是非。
池上只今新绿满,待君同制芰荷衣。
怀罗达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罗达则”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从文学形式上讲,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体式。这种体裁简洁而富有节奏感,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在这首诗中,李益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溪山杖屦每相违”和“移席花间春雨至”等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含蓄,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例如,“移席花间春雨至,倚楼江上暮云飞”,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还通过这些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再如,“乡书到手兼悲喜,世事关心有是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世事的关注。
从主题上讲,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愁和思乡之情。李益作为一位边塞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思乡之情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灵。因此,“怀罗达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跨越时空的、具有普遍共鸣的文学作品。
李益的《怀罗达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