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访宋竹坡不遇

门巷春阴绿树遮,重来不省是君家。
云封山馆半帘雨,水泛溪流万片花。
王戴风流成故事,吴张图画动中华。
小童报主须留客,汤沸铜瓶旋煮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十六日访宋竹坡不遇》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故人宋竹坡的深切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郭钰,字彦章,元代吉安吉水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兵戈流离,目睹了时事的危难。由于这些经历,他的作品多含愁苦之辞。他的生平转侧于战争,流离道路之间目击了国家局势的危急。

  2. 诗歌原文:《三月十六日访宋竹坡不遇》
    门巷春阴绿树遮,重来不省是君家。
    云封山馆半帘雨,水泛溪流万片花。
    王戴风流成故事,吴张图画动中华。
    小童报主须留客,汤沸铜瓶旋煮茶。

  3. 诗歌解读:此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的画面。首句“门巷春阴绿树遮”勾勒出一幅幽静的门巷图,绿树掩映之下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次句“重来不省是君家”转折进入现实,表明诗人再次拜访宋竹坡却未能找到其家。第三四句通过“云封山馆半帘雨,水泛溪流万片花”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物的描绘,“王戴风流成故事,吴张图画动中华”,赞美了宋代文化人的风采。最后一句“小童报主须留客,汤沸铜瓶旋煮茶”展示了一幅生活化的场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亲切关系。

  4. 历史背景:这首诗作于战乱之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郭钰以其敏锐的感受力和深邃的思想,记录下那个时代的面貌,展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三月十六日访宋竹坡不遇》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理解,读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个动荡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