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少府

学仙不向吴门去,百丈诗坛主旧盟。
白雪寒添巾下满,采云晴绕笔间生。
香分芸草茅斋小,梦入梅花纸帐清。
竹下每闻宾客满,我来何日酒同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少府》

《寄李少府》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生活状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郭钰,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传世。
  1. 诗歌原文
    学仙不向吴门去,百丈诗坛主旧盟。
    白雪寒添巾下满,采云晴绕笔间生。
    香分芸草茅斋小,梦入梅花纸帐清。
    竹下每闻宾客满,我来何日酒同倾。

  2. 主题分析

  • 该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诗中“白雪”与“采云”等意象,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竹下每闻宾客满,我来何日酒同倾”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也体现了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1. 艺术特色
  • 该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 通过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1. 历史背景
  • 该诗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身处其中,目睹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 诗中的“百丈诗坛主旧盟”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保持了文学创作的追求,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坚守。

《寄李少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度的诗歌,通过对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反思,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