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满院读书声,竹马儿童自送迎。
共说东风吹雨散,山翁今日作清明。
清明日过罗伯刚别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过罗伯刚别业》鉴赏
在元末明初,诗歌是人们情感的出口,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郭钰作为吉安吉水人,他的生平经历了战乱,目睹了社会的动乱与变迁,这在他的诗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而《清明日过罗伯刚别业》正是这样一首饱含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的诗歌。
这首诗以梨花满院读书声开篇,营造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梨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紧接着,竹马儿童自送迎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有趣。
“共说东风吹雨散,山翁今日作清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东风吹雨散可能暗喻着自然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也是对生命流逝的一种感慨。而“山翁今日作清明”,则揭示了清明节的特殊意义——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一个象征新生与希望的时刻。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郭钰不仅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明日过罗伯刚别业》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节日气氛的诗,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本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