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夜对月感旧

早年踪迹水萍浮,垂老漂流未得休。
今夕人情今夕酒,旧时月色旧时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十五夜对月感旧》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郭钰的诗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郭钰,字彦章,元末明初时期活跃在文学界,他的生平经历丰富,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睹时事阽危之状。他在战争和政治动乱中生活,因此其诗歌常常带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2. 诗歌原文

  • 早年踪迹水萍浮:描述了诗人年轻时如同无根的水萍一般四处漂泊,生活不定。
  • 垂老漂流未得休:表明诗人年老后仍无固定之地,生活的艰辛和漂泊之感。
  • 今夕人情今夕酒:反映了诗人面对当下的人际往来和饮酒作乐的场景。
  • 旧时月色旧时愁:通过对旧日月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哀愁。
  1. 诗歌主题:本诗主要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无奈感怀。通过对比“今夕”与“旧时”,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悲欢离合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

  2. 艺术特色

  • 使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如用“秋风兰蕙化为茅”象征战乱对自然美的影响。
  • 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尤其是最后一句直接道出心中的愁绪,感情强烈而直接。
  1. 历史价值:郭钰的这首《四月十五夜对月感旧》不仅是文学作品,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记录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变迁,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四月十五夜对月感旧》不仅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