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青原山,洋洋白鹭水。
炳炳照舆图,磊磊足多士。
四忠与一节,流风甚伊迩。
往往举义旗,事由匹夫始。
连兵七年间,省臣兼节制。
朝廷寄安危,幕府保奸宄。
势骄改令图,反侧久窥伺。
红旗溯江来,群雄尽风靡。
今日卖降人,昨朝清议子。
奈何英雄姿,因之秽青史。
朝为龙与虎,夕为狗与彘。
流芳动百年,遗臭亦千祀。
嗟余父母邦,何忍独深訾。
所恨宁馨儿,磔磔不得试。
赖有萧参谋,杀身刷深耻。
我欲裁白云,缄情问生死。
哀歌裂肝肠,临风泪如洗。
悲庐陵
介绍
《悲庐陵》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以下是对《悲庐陵》的详细解析:
作者背景:郭钰,字彦章,元代吉安吉水人,元末时期隐居不仕。他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目睹了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因此其诗作中多愁苦之词。郭钰在明初以茂才身份被朝廷征召,但他因疾病推辞未就任。
作品原文:原文如下:峨峨青原山,洋洋白鹭水。炳炳照舆图,磊磊足多士。四忠与一节,流风甚伊迩。往往举义旗,事由匹夫始。连兵七年间,省臣兼节制。朝廷寄安危,幕府保奸宄。势骄改令图,反侧久窥伺。红旂溯江来,群雄尽风靡。今日卖降人,昨朝清议子。奈何英雄姿,因之秽青史。朝为龙与虎,夕为狗与彘。流芳动百年,遗臭亦千祀。嗟余父母邦,何忍独深訾。所恨宁馨儿,磔磔不得试。赖有萧参谋,杀身刷深耻。我欲裁白云,缄情问生死。哀歌裂肝肠,临风泪如洗。
主题内容:《悲庐陵》反映了郭钰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通过对战争和政治腐败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悲剧和忠诚之士的同情。诗歌中的“四忠”和“节烈”体现了郭钰对于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对历史正义的追求。
艺术特色:郭钰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诗作不仅记录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变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郭钰的诗歌创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元明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品。
文化影响:《悲庐陵》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不仅是郭钰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悲庐陵》作为郭钰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个人命运,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