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谈邹超因赋

邹超一白丁,凛凛节士操。
挥戈回白日,日沉戈亦倒。
使其缀朝班,不愧国中老。
遂成薛侯名,宇宙忽新造。
煌煌天使星,辉光照穷昊。
老守众所推,深意完城堡。
判笔负所期,丹心向谁告。
城中百万家,稽首忠厚报。
薛侯今有孙,家声宜自保。
邹超不再见,耆旧伤怀抱。
臣各为其主,生死尽其道。
我生百年后,俯仰忧心捣。
侧身望青原,寒烟黯秋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客谈邹超因赋》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郭钰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对一位普通但英勇的白丁——邹超的赞美之情。这首诗通过对邹超形象的塑造和对其英勇行为的描绘,体现了元末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忠烈之士的崇敬之情。

从历史背景来看,郭钰所处的元末明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代。战乱频繁,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郭钰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现实。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

在内容上,《与客谈邹超因赋》通过对邹超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凛凛节士操”,即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邹超的形象不仅是一位普通的白丁,更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深厚爱国情怀的英雄。他能够在乱世中挥戈回日,使敌人败退,成为国家的栋梁,充分体现了他不畏强暴、忠贞不渝的品质。这种对英雄人物的形象刻画和赞美,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终身。

《与客谈邹超因赋》中的诗句“使其缀朝班,不愧国中老”揭示了邹超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壮举。他的行为不仅彰显了个人的英勇,也为社会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邹超个人的伟大,也让人们深刻理解到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重要性。这种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与客谈邹超因赋》不仅是郭钰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元末明初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启示现代人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推荐